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

《參與槌球裁判講習心得與感想》槌球與我

 

槌球

◎教育學系生命教育暑碩班101級 吳姵

  槌球運動源於法國,二戰後傳入日本,經日人鈴木和仲改良後風靡全日本。1980年代槌球被引入臺灣,現在社區運動場或河濱公園的草地上,已可經常看到打槌球的人群。我與槌球結緣,是因為中華民國槌球協會和母校國北教大合作舉辦槌球推廣活動,在這之前,我完全不瞭解槌球,甚至連「槌球」這兩個字都不曾聽過。會想參加研習推廣活動,是想在爬山健行之餘,能多認識並學習一種比較簡單輕鬆的運動。

  參加過6次的基礎培訓課程後,開始拿起球桿到住家附近的公園玩玩,剛開始因為沒有球門和終點柱等專業設備,只好在大片草地上就地取材,例如把樹幹當球門,把植物牌當終點柱,如今回想起來不禁莞爾。而北師66級吳財順學長,更是異想天開,居然利用廢衣架自行做成球門,大家各顯神通,各自找方法練習,還好57級劉秀蓮學長在我們最需要前輩指導的關鍵時刻,適時邀請我們加入松山槌球委員會,以民權公園為大本營,定期聚會打球,就這樣我也漸漸成為槌球運動的愛好者之一,打槌球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

  隨著打槌球的頻率越來越高、打球的時間越來越多,漸漸打出了興趣和心得,現在甚至會像打卡上班一樣,天一亮就帶著球具準時到球場報到。早起曬曬太陽,以球會友,是件快樂健康的事,甚至出外旅行也會帶著球具,只要場地時間許可,都能開心打球,彼此常笑說,我們可能已經得了球癌,未來人生不能沒有槌球,只有打球才能得救。

 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(Howard S. Friedman)在《他們為什麼活到99》書中指出,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比較快樂。我認為槌球運動符合了這兩項,打槌球除了身體的運動,還要動腦思考,研究如何佈局,隊友間要相互協調合作才能得到好成績。我在球場上看到許多大哥大姊,球員也好,裁判們也好,身手矯健,聲音宏亮,充滿活力與笑容,完全猜不出他們的年紀,印證了傅利曼的理論。

  很榮幸地在今(110)年3月13日,以北教大C隊的名義,獲邀參加110年臺北市北投盃槌球錦標賽,感謝比賽單位特別規劃一個新人場地,讓我們這些初入門的新手互相切磋交流,除了增進球技之外,也開始下場實習,學習如何當個專業公正的裁判,相信假以時日,我們這群由母校所培訓的槌球學員,將逐步轉變成為臺灣槌球界的生力軍。

  再次感謝母校去年連續舉辦兩期的槌球推廣活動,更感謝57級劉秀蓮學長熱心無私的分享,如果還有機會,建議繼續推廣,讓更多的人走進槌球的世界,一起享受槌球的樂趣。


本校125週年校慶運動會槌球賽中,北教大C隊榮獲亞軍,
由校長頒發亞軍獎牌。(右4陳慶和校長、右3蔡松棋理事長、右2作者)

北教大C隊獲邀參加110年臺北市北投區區長盃槌球邀請賽,賽前檢錄中。


北教大C隊於110年北投區區長盃槌球邀請賽中奪得冠軍,作者與冠軍獎杯開心合影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